如何提高生態修復的針對性、精準性、有效性?礦區種草復綠的難點是表層土壤的恢復,沒有表層土壤,復草無從談起。礦區表層土壤已遭到破壞,我們需要用科學手段模仿自然,對礦區土壤進行恢復?!懊旱V區常伴生泥質和砂質頁巖,可通過粉碎一部分使它的顆粒組成類似土壤,但仍缺乏土壤微生物、有機質和結構,不能行使土壤功能支撐草存活,這就需要用與土壤有機質組成和性質類似并含有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天然腐殖質資源進行添加替代,可大幅縮短土壤熟化的培育周期?!?br/>
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人工修復為自然恢復創造條件,根據生態系統退化、受損程度和恢復力,按照“宜草則草”“宜水則水”的要求,采取自然恢復、人工輔助和保護封育等措施,著力恢復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因地制宜地開展生態修復。
通過人工措施促進植被恢復后,最后還應把它交給大自然。在生態恢復過程中一是要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加大新技術應用,根據不同礦井的客觀實際積極開展土壤改良、近自然修復技術等方面的試驗和研究;二是要加強監測工作,及時評估生態恢復成果,總結成功經驗,努力為同類地區礦山生態修復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模式;
通過整治修復的落實,使生態恢復區草原、濕地等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水源涵養能力明顯增強,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升,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狀況好轉,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和正向演替發展。